乡村振兴战略的“余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对未来中国乡村发展提出明确方向和指引。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当前贵州旅游发展大潮中,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核心的“四在农家”战略已然成为贵州省委、省政府全力实施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已深入贵州乡村建设的每个角落,对于提升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扶贫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去年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发布
《关于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四在农家”战略发源于遵义市余庆县,从“四在农家”经验总结而来的余庆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通过“六大工程”建设,形成了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下的“余庆模式”。
1.产业增收增效工程与产旅融合拓展工程
产业增收增效工程是以产业促进城镇居民增收。一直以来,余庆县以茶、水果、蔬菜、中药材、养殖业五大农业产业作为支撑,按照“一镇一产业”的模式,鼓励各乡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余庆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龙头产业,依托龙头产业带动作用实现农民增收,打响脱贫攻坚战。
以茶业为基础的余庆县关兴镇,全镇共种植了近3万亩茶园,同时还有菌种植大棚100个、红桃基地2000亩等,形成了以茶叶为主、以蔬菜大棚和瓜果为辅助的产业结构,有效带动农民增收;龙溪镇主要以种植苹果桃为主,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到“十三五”末期,苹果桃种植面积将达到2.5万亩,该镇将成为苹果桃的重要示范乡镇。
产旅融合拓展工程是以产业为基础,采用“产业+旅游”的方式,拓展产业综合价值,充分利用余庆优美的青山绿水资源,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地,打造若干特色旅游小镇——将松烟镇打造成骑游小镇、龙家镇打造成亲水小镇、大乌江镇打造成红色小镇、敖溪镇打造成土司古镇、龙溪镇打造成瓜果小镇。
松烟镇是另一个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乡镇,松烟万亩茶海生态体育公园将全国知名的环湖骑游赛事与二龙山茶场进行有机衔接,通过茶叶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建设了篮球场、足球场、骑游赛道等多样体育旅游产品,将此片区打造成骑游小镇的重要支撑点,该项目不仅列入贵州省首批15个生态体育公园之一,还与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一起被列入2017年1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2.旅居农家示范工程与乡村文脉延续工程
旅居农家示范工程的重点是依托资源环境比较好的村庄,按照共建共享原则,由旅游公司统一开发、运营、管理,将村庄里闲置的房屋进行特色化改造,如此可以形成游客和农民共居村庄的景象,从而改善了村庄环境风貌等硬件设施,同时还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让村民可以通过旅游纪念品售卖、特色餐饮组织、田园劳动耕作等方式享受旅游带来的利好。
目前,余庆县正在重点推进以“红金橘种植+山水峡谷体验”为主题的满溪桔香旅居农家、以“品桃赏花+特色养生”为主题的桃花坞旅居农家、以“白茶品茗+滨水度假+农家体验”为主题的白茶度假园旅居农家和以“红色渡口+梯田+乡土文化”为主题的红渡旅居农家。
乡村文脉延续工程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由世代农民生存积累下的文化类型,是人们体验“乡愁”的载体。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形态的改善,还要注重村庄精神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延续和体现,而乡村文脉是其中重要抓手。
一方面,以余庆坊旅居农家以及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寨为示范带动,在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对余庆县雷家大院等传统民居进行文化特色上的保护性开发;另一方面,针对有厚重文化的村庄,如将松烟镇的博士寨村打造成博士文化和耕读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村。
3.乡村景观提升工程与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乡村景观提升工程的重点在于,通过沿线道路提升、河流提升和村庄风貌提升等为主,打响余庆县“高原水乡”品牌,重点针对境内的主要河流,如大乌江河流域、余庆河流域等河流及余庆河湿地、老溪河湿地等湿地进行景观提升;对境内的重要道路按照主题风景道的方式进行建设,如建设茶叶主题风景道、红色文化主题风景道和民俗文化主题风景道等;对于特色民俗村落进行建筑风貌和景观效果提升。
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人员素质是影响村民与游客之间沟通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旅居农家共享的地区,为了给予游客更好的体验,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涉旅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提升,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培养一批旅游经营企业、农民导游、特色厨师、乡村旅游发展能人、乡村旅游经营户、能工巧匠传承人和乡土文化讲解员等实用人才,建立健全实用人才任用机制和酬劳结合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先军,系京师文旅高级旅游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