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803086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5526号"> 全球疫情高频爆发期下的农业发展新趋势-京师文旅_5A级景区创建_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京师文旅_5A级景区创建_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 旅游规划设计甲级资质 |

Latest news

最新资讯

Latest news

最新资讯

全球疫情高频爆发期下的农业发展新趋势


导言:挑战与机遇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被世卫组织定义为全球大流行病,而且通过梳理分析可以发现,不仅仅是感染人的瘟疫,近数十年来全球已然呈现出疫情高频爆发的态势。在这个特殊背景下,农业生产、消费以及贸易的不确定性必将进一步加深。但其实通过历史经验来看,病毒伴随着人类始终,有害病毒虽是人类的敌人,却也是农业发展模式与食物选择及技术进步的推进器。本文将从分析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出发,探讨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以期为疫情频发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


  疫情高频爆发期下农业易损性的再认知
农业本身具有较强的易损性,这是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依赖性高、产出的可连续性弱、产品的贮存周期短和需求的可调节性低所导致的,伴随全球生物性公共安全事件进入高频爆发期,农业原有的易损性被进一步强化,加剧了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不确定性。透彻理解农业易损性对于研判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很有必要,具体原因包括四个方面:


1
农业生产的自然依赖度高
农业生产的自然依赖度高,是农业易损性强的重要诱因。一旦优势产出遭遇干旱、洪涝、大风等极端天气,或者遭遇病害及虫害侵袭,则会出现产量的大幅削减,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价格的激增和劣势产区的供应短缺。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生态破坏,极端天气、病虫害爆发的频率与严重性增加,造成农业产出的不确定性增强。

2

农业产出的连续生产性弱
在新冠疫情下,口罩等工业产品可以每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生产而形成产出的连续性,尚不足以满足需求。而受限于动植物生产的生命周期性和节律性特征,农业产出具有显著季节性特征。虽然农业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农业产出的季节性局限,却依然未达成像工业产品那样对市场需求不间断地满足。同时在需求旺盛情形下,工业替代品的生产门槛较低,而农业替代品的生产则面临土地和劳动力等多重要素约束,由此表现出弱可替代性。因此,农业产出不仅有着空间层面的非均衡性,在时间层面也具有非均衡性。

3

农业产品的贮存保质期短
解决产出不连续问题的重要方式是维持安全库存,但是农产品的易腐性决定了可贮存周期相对有限。考虑农业产出的非连续性特征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如何确定安全库存就成为难题。如果库存量过高,可能造成严重的浪费问题和财政负担,而库存量过低,则可能引发供应的安全风险。

4

农业需求的可控调节性低
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依赖性、产出的非连续性以及贮存的短周期性,农产品市场供应的可调节性相对不足。更不乐观的是,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可调节性也是极为有限的。民以食为天,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和功能正是保证社会所需的食品供给,食品供给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一旦出现食品短缺,哪怕只是疫情影响下居民对食品短缺的心理恐慌,也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疫情高频爆发期下农业发展的新挑战
如果说生产的自然依赖性、产出的非连续性、贮存的短周期性以及消费的低可控性属于农业所固有的易损性,那么高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则不仅仅是加剧其原有的易损性,而且正在引发前所未有的农业发展新挑战。其中,三方面的挑战尤为引人注目。


1
生产的不确定性
公共安全事件具有时间的突发性、传播的广泛性和影响的严重性特征,加之人类对于公共安全事件的成因、传播和预防认知均极为有限,所以尚无法在爆发前对可能发生事件做出充分的应对预案,只能在爆发后采取被动的应对策略。例如非洲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爆发后,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即为大面积捕杀,这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给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带来过重的工作负担。同时,为切断病毒传播的潜在传染源,畜禽的捕杀范围不仅包括已感染群体,甚至包括易感染群体,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捕杀工作强度数倍增长。农户的经济损失可能诱发其生计可持续的威胁,从而影响农村稳定。更为严重的是,农产品的产量或质量损失可能诱发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风险,继而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2

消费的不确定性
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会刺激民众敏感的神经,充分的食品储备被证明能够增强民众应对疫情的信心。需要指出的是,技术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日俱增,普通民众的信息可得性也显著增强。疫情的爆发会加剧民众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与敏感度,而为追求信息传播的速度,大量未经充分验证的信息被披露,由于普通民众并不具备自行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因此存在被别有意图信息误导的可能。

3

贸易的不确定性
疫情爆发会助推各国对本国农产品供应风险的预估,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可能压缩其出口额,扩充战略储备以保证国内市场需求的满足,进口国则可能扩大其进口额,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出口禁令及随之产生的缺货风险。于是,农产品贸易会成为国家间谈判的重要筹码,具备重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会掌握谈判话语权。

把握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安全事件使得原本就具有极高易损性的农业面临生产、需求和贸易等多重不确定性,从而陷入高风险的境地。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农业大国,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农业产业也在积极应对,并呈现三个方面的发展新趋势。把握趋势,将对重构农业发展新思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
线上流量引领产业变革
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在今天看来,推动了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此次疫情则推动了线上流量的大爆发。可以预言,未来线上流量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农业的“换道超车”,具体看来:

第一,线上买菜习惯将加速养成。疫情之下,催生了“宅经济”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线上购物成为公众首选,各类买菜、购物APP实现了线上流量激增。哪怕是从前不习惯线上买菜的中老年人,在这个春节,也破天荒地尝试了年轻人的购物方式。疫情给市场做了大广告,农产品新零售触动了一批原来没有线上买菜意识但有线上买菜实力的人。人们买菜方式的改变,只是表象,其背后是用户追求线上化、场景化的核心诉求。

第二,农产品电商迎来新的机遇。

2003年非典时期,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之后,原本摇摇欲坠的电商形态在疫情中迎来发展狂潮,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的电商企业一战成名。特殊时期,线下消费不再是公众的首选。害怕被感染的心理阴影,让人们拒绝线下场景服务,纷纷选择在网上购物,这使得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和用户数量大幅增长。

以史为鉴,这次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之后,有几个月的“电商真空期”,人口结构造成的“宅文化”将进一步加剧,农产品电商将迎来销售良机。同时,短视频、直播等农产品新业态也有了更大的空间。某个季节什么农产品好卖,就到产区去直播,许多业主成主播,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分拣等过程搬到手机上,也很好解决了消费者的黏性问题。

第三,社区生鲜可能会逐渐取代农贸市场。

这次疫情源头直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传统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模式存在极大的安全卫生隐患。目前,通过工业化生产和配送的蔬菜,其成本已经可以和农贸市场匹敌,农贸市场价格的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未来,盒马生鲜为代表的线上订购配送、永辉超市为代表的大型连锁生鲜超市可能将逐步取代农贸市场。对个体农户而言,社群+小程序的社区团购也将重新迎来一波爆发的机会。

2

供应链管理迭代进阶
农产品从基地流通到市场往往会经过多个环节,涵盖了商品化、市场化、品牌化、资本化的专业分工,产业链条长,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然而,此次疫情的爆发,供应链的多级交付导致供需失衡,农产品供应链断链,农产品线上化消费趋势与线下物流配送信息严重不对称,“有货无车、有车无货”的问题频频出现。可以看出,传统线下供应链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无法满足现代线上新零售的需求,对供应链的优化问题值得思考。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应该能够使电商与基地的关系更紧密,这一点多年来一直没有实现。此次疫情的特殊性成功缩短了供应链,尽管是产地直供模式的初级阶段,未来这些模式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一是电商平台以直供方式提供服务,消费者到无接触社区自提点领取;

二是大型超市深耕生鲜产品线上服务;

三是传统农贸市场经营户与周边小区用户建立买菜微信群,经营户依据订单配货,送货服务由“骑手”完成。

这些疫情下的供应模式,缩短了产业链,电商平台+基地直供、“无接触”宅配等新服务的出现,不仅加快了农产品供应模式的迭代进阶,还有可能催生一些为社区、新零售和农产品配送企业供货的二级供货平台。

3

溯源重塑食品安全信任体系
疫情的爆发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速了民众消费认知上的升级。疫情结束后,人们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健康,对原生态、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会增加。这对未来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的标准化、品质化。政府方面,绿色食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意味着,未来农产品的品牌、认证、溯源体系构建将会被高度重视。

通过赋予“数据”生产力,将特色农产品品牌化,且有效监管保障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形成数字新零售、数字化交易、订单式生产、基地认证、流通追溯等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实现从基地种植、加工、销售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追溯,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渠道、全过程、全业态可视化的保障体系。


结 语

农业发展向安全、稳定转移,向功能、效益兼顾

本次疫情虽然对整个农业产业都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为农业优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可能。相关各方应反思疫情中出现的问题,把握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好信息化和线上化的手段,加大点对点的流通布局,利用好这次机遇,中国农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加速转型期。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京师文旅_5A级景区创建_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