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思变——智慧旅游正当时
疫情进攻
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大地,原本逐渐进入春节黄金周的旅游旺季戛然而止,疫情防控任重道远,至今全人类与病毒的博弈已经持续了四个月。这场疫情,使得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天生自带“人员聚集”属性的旅游行业更是首当其冲,被按下了暂停键。宅家防疫的人们迫切的“找乐子”的需求以及旅游相关行业和机构寻找新路子的诉求,逼得旅游业在科技迅速发展、产业融合不断深入的今天终于爆发出了大规模跨时代的更新变革,智慧旅游形如利刃,破开了这一困局。
化招前进
疫情严峻,一场深刻的变革也在旅游行业猛烈推行,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流量战场从线下暂转线上,抗疫有效、出行增加的现状也使得旅游目的地在逐渐开放的景区增加科技控制和管理设施,旅游智慧化在今年实现了质的跨越:
线上——“云”游天下
疫情防控的需要倒逼失去了门票收入的传统景区加速突破原有经营方式,利用线上科技挖掘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快步迈入智慧景区的行列。很多目的地、景区、公司等通过数字科技、5G和VR等技术积极“接招”,纷纷上线“云旅游”项目。
01
线上景区
全域宁夏首页
10分钟领略神奇宁夏
早在2018年,首个OTA全域旅游频道“全域宁夏”正式上线,现在,其线上旅游专题可让游客足不出户体验360度或720度VR影音资料,营造“身在宁夏”的浏览体验,其中,线上VR资料中展示了银川、石嘴山、中卫、固原、吴忠等宁夏主要旅游目的地人文旅游资源和沙坡头、镇北堡、岩画博物馆、金沙岛等当地知名景点的720度视频资料。
哈尔滨伏尔加庄园VR虚拟体验
日前,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发布消息称,在疫情期间当地取消了一切密集场所活动,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体感互动技术、沉浸式影院技术、数字特效技术、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前沿展示技术,推出百余家景区、博物馆、展览馆的全景虚拟旅游项目。
今年,“云游江西”江西智慧旅游平台上线,在疫情防控期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部整合资源,免费为网友开放全省300多个景区的在线导览和语音讲解服务。智慧导览系统可将景区信息以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全方位呈现。江西省博物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精心准备了江西博物馆专“鼠”芝士汇系列,阅海昏、览风华、品瑞鼠、说红色,让参观者足不出户轻松看展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开展了VR全景游项目,通过无人机、摄像机等设备,实现游客在家即可全方位享受神游景区的快感。被称为“挂在山崖上的村落”的婺源篁岭景区利用VR技术,让游客充分感受篁岭的山崖地形与村落全貌,直观了解景区特色和乡村环境。
不仅旅游目的地和景区推陈出新,许多公司和企业也加入其中,五一节前,陌陌推出“一诗一城”云旅游活动,带用户足不出户跟着中华古诗的韵律,感受大美中国的迷人风光。
可以看出,如今很多专业公司都已经将VR、全景图像等科技手段运用在文旅景区当中。据报道,全景客虚拟旅游网、美丽中国APP、VR旅游云平台三大系列产品的原创版权VR内容涵盖海内外400多个城市、1500个景区。
02
旅游直播
信息时代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和获取和传播极其便捷,旅游凭借其老少皆宜人人爱之的性质,在这个全民参与的网络时代成为了高话题度的网红大拿,“旅游+直播”的营销和观看模式成为疫情期间云旅游的重要方式。
百度地球漫游计划水下直播系列
百度APP的地球漫游计划,也推出了旅游直播,网友可以在百度App的直播间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尽情畅游……丰富的内容和现代科技支持使得“云游世界”变得简单。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Zoo直播”
2月5日起,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Zoo直播”开通。直播包括动物的日常,专业饲养员工作,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科普相关知识等。
直播中国泰山直播截图
泰山景区通过云直播平台架构等技术研发,实况直播泰山日出、云海、落日及春花、冬雪等,展现多时空、多视角泰山景色。疫情期间,24小时实时直播泰山全日情况,使游客宅家也能实时“云”游泰山。
03
智慧地图
此前,多家互联网巨头,在语音导览、实时直播等方面都进行了众多的探索。本次疫情很多地图运营商、旅游商的App经受考验,在智能化和人本化程度上更进一步。
在场景旅游领域,百度地图打造了“AI+智能旅游”的全球生态格局,推出了以AI技术为核心的“1+3”智能旅游产品矩阵,即“一张服务覆盖全球的地图+AR导览、小度AI导游、VR全景虚拟游三大能力”,借助领先技术升级用户全链路旅游体验。同时面向景区推出了智能旅游管理平台,助力提升景区管理效率,精准连接境内外出游用户。近日,百度地图联合泰山景区推出的国内首个“AR智能导览景区”便是其具有标杆意义的实践。
线下——智慧保障
现阶段,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逐渐恢复正常,各个地区的景区也逐渐开放,但疫情防控依旧不可轻视。针对疫情期间出游需要,不少景区和技术公司也增加了智慧防疫和控制手段。
进入控制——根据疫情的特征以及现有抗疫的手段,保持距离、减少接触、快速测温等要求使得景区在游客检票进入阶段要实现快速通畅,部分景区已经配备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验票闸机、红外探测仪、测距仪等智慧设备,既有效地降低了景区管理的工作量,也明显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红外测温
密度控制——针对旅游服务的公共区域,在现有的安防监控系统基础上,改进视频大数据的核心算法引擎,使其具备对实时视频流的识别能力(主要是“人员聚集”的事件识别),当发现某一范围内的人数与聚集程度达到预先设定的阀值时,该AI助理可以实时向后台的管理人员提出报警信号,便于及时进行管控,降低公众的风险,提高安全感。
语音导览——虽然此前许多景区也推出了语音导览智慧旅游产品,但大部分情况下依旧是靠人工导游,同时很多景区也未配备语音导览系统。在疫情期间,为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助推景区推出智能语音导览系统,实现景区内全程全自动语音导览。
万年寺智能语音导览系统
智慧稳固
虽然在疫情期间,旅游行业做出了各种尝试,尤其在线上突破重大,但是在后疫情时代,更加注重亲身体验感的旅游行业终究要回归线下,线上会逐渐恢复辅助作用,但智慧科技与旅游的融合只能不断加深。在文旅部发布的《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要求各地恢复开放的景区应严控游客流量,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鼓励景区积极利用大数据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动态监测。在文旅部、国家卫健委4月13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加强智慧旅游建设”。这些要求和举措不仅仅会在疫情期间起到作用,在后疫情时代更是为景区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提供便捷。在以后的智慧旅游建设中,各地和景区应如何进行智慧提升,以积极跟进智慧科技与旅游的融合进程?
01
管理智慧化
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应依托互联网、物联网、GPS、GIS、RS 等信息技术,在客流集中区、环境敏感区、旅游危险设施和地带设置视频监控、客流监控、位置监控、环境监测等设施。通过建立景区智慧管理体系,实现包括电子票务、设备监控、客流量监控、工作人员管理、环境监测等管理流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运作,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和有效决策,提升风险的主动预测和及时处理能力。
比如,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公园2019年7月7日首次对游客实行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制度。在其票务和服务预约系统中,按照景区公交化的组织方式设置了11个站点,访客到达遗址公园后从南门乘坐电瓶车依次游览。景区按照每天运行的时间、运行车速,设置合理的接待,并依照接待量开设班次,设置循环班、定制班、应急班。票务和服务预约系统不仅解决了在线预约支付问题,而且提供语音讲解、智慧导览、智能开票等一站式服务,形成系统数据,生成精准游客画像。
02
服务智慧化
目的地和景区应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包括电子票务、智能导览、信息咨询、行程规划、投诉协助等智慧化游客服务体系,使游客能够随时随地地了解旅游信息,从而提升决策效率、简化出行流程、完善途中服务,实现“一机在手,说走就走,说游就游”。
比如,云南省遵循“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以“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为突破口,力促“云南随身行”智慧旅游建设。
03
营销智慧化
景区应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通过量化分析和判断,筛选效果明显、可以长期合作的营销渠道。依托景区实体,通过独特的创意,利用网络的无边界性,积极运用虚拟景区、节庆活动等传播手段,以娱乐化、互动化的手段向潜在的消费者讲述有趣的景区故事,激起消费者的旅游欲望,从而把潜在的消费者变成现实的游客。
当下成功的智慧营销案例较多,比如抖音带火的西安大唐不夜城与不倒翁小姐姐,以及被誉为《千与千寻》奇幻镇的“网红景点”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等。
总之,在这个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是历史性转变的阶段,各地和景区都在重大变革中寻求探索,在技术日新月异和游客需求越来越与时俱进的推进和压力下,应紧紧抓住转型发展的契机,尽快完成智慧化转变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及观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